Powered by RND
PoddsändningarUtbildning艾瑞克IN新聞

艾瑞克IN新聞

資深媒體人陳志仁、資深媒體人李彥謀、資深媒體人李志華、資深媒體人李書璇、資深媒體人林忠勳、體育主播楊博智、資深媒體人林承志
艾瑞克IN新聞
Senaste avsnittet

Tillgängliga avsnitt

5 resultat 249
  • 李彥秀啟動反罷免行動 港湖罷團:一起去投票展現民意 #罷免 #國民黨 #李彥秀 #內湖 #艾瑞克IN新聞
    罷團每天都有新聞,一下子是台北市5席全壘打,一下子桃園6席全壘打,或是新竹從蓋牌到掀牌,就是達標;一下子是葉元之突破法定門檻138%,一會是牛煦庭144%,連快要「感覺不到她的存在」的邱若華也有117%,「鞭炮聲」此起彼落,網民熱議,親藍名嘴如黃智賢、陳揮文更將炮口轉向國民黨。 送出達法定門檻142%的港湖除銹團隊志工李澤中(TC),接受《艾瑞克IN新聞》專訪時說,相較國民黨幽靈連署、死亡連署,「港湖除銹」與每一選區的罷團,都是確實地一張又一張連署書爭取來的,國民黨竟然把「偽造文書」說成微罪,「哪有學生考試作弊,卻責怪老師抓作弊的呢?這是給下一代及台灣社會立下最壞的惡例。」 李澤中說,李彥秀也發現情況不妙,開始打起選戰,她和她的團隊,陸續在街頭向民眾揮手彎腰,走菜市場、辦客廳會,「三階投票提前開打」;TC表示,「港湖除銹」罷團也著手討論、規劃三階策略,「我們會以快樂的心情,迎接台灣史上空前的一場罷免,更要把這種喜悅傳遞給所有的選民。」 李澤中認為,持續宣講是有必要的,許多選民的疑問是為什麼要罷免?「我們首先是告訴他們,藍委在國會提案通過的法案,很多都在蠶食台灣的主權,一步一步讓台灣更接近於中國,除了要癱瘓政府,連民主自由也在流失;更甚者,是我們的許多民生,如租屋、育兒補貼等也被刪掉」。 「與公民對話,傳遞法律概念,這樣的講座是最好的方式」,李澤中表示,就像偽造文書,就是一種詐騙,不能被國民黨似是而非的說法混淆,他們幾乎在每個縣市都出現死亡連署,從黨部到局處首長,比比皆是。 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,因死亡連署而被收押,李澤中說,黃呂在北市確實是國民黨一個關鍵人物,包括人脈、資源調度,黨內許多民代都很仰賴她,據說當初徐巧芯在初選得以扳倒費鴻泰,黃呂居功厥偉。如今,黃呂錦茹被收押,等於阻斷藍委的「奶水」,增添藍委被罷的危機,無怪乎朱立倫與蔣萬安,無論如何都要為黃呂辦一場426街頭運動 進入三階的罷免,如同選舉,歷次選舉很仰賴大環境與大風向影響,例如2018年「韓流」、2020年「反中」,罷免要成功的氣氛,同樣也要營造,李澤中認為,「一定要讓大家覺得有參與的榮譽感,這是一件民主的盛事,不是痛苦的事,如此正向的感覺,有利於把更多支持者走出來…」 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 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 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 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politics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36:04
  • 感受天上聖母慈悲!白沙屯媽祖進香朝聖之旅 #媽祖 #白沙屯拱天宮 #粉紅超跑 #慈悲 #艾瑞克IN新聞
    「白沙屯媽祖進香,一生必走一次!」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朝天宮徒步進香,11天的旅程吸引超過三十三萬香燈腳,跟隨「粉紅超跑」到各地遶境賜福。宗教作家黃健原首次應媽祖神旨,「臨時背包」上路,一夜之間踏入急行軍的隊伍,見證媽祖慈悲與台灣人熱情交織的信仰嘉年華,並在最新一集《艾瑞克IN新聞》節目中分享所見所感,為世人注入溫暖正能量。 「你知道對一個母親來講,如果她沒有辦法去救她的孩子,一定是最大的遺憾與無奈,這時候就只能去求媽祖。」回憶這次進香隊伍中,最動人的身影往往是一位位懷抱病兒、淚跪求救的母親。黃健原說,幾乎每年都能見到媽祖停轎為這些家庭加持;對無助的母親而言,那一刻彷彿獲得了最後的力量與希望。他形容,媽祖不只是神明,更像「在天上的母親」,時刻傾聽並回應人們最深切的需求。 回憶起起駕第一天深夜裡,人潮如海。沿線居民主動端出熱茶、素粽、充電設備,甚至開放自家庭院與廁所,成就「不夜城」般的補給長廊。黃健原感動地說:「外國人問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什麼?答案很簡單,就是人情味。」這一趟跟隨著白沙屯媽祖的進香之旅,看見來自全台各地的熱心志工,「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」的畫面,讓他真正體會台灣人的溫暖與團結。 黃健原說4月30日,他在生日當天到拱天宮請示,想尋求內心疑問的解答。「後來媽祖,祂就突然給我一個靈感,剛好5月1號晚上要出巡,你就來參加一次香燈腳。」 說巧不巧,不料心念才起,吃隨緣素的黃健原正愁肚子餓,沒想到志工即遞上「媽祖請的素粽」;隔天竟巧遇僅剩一席的台鐵白沙屯專車,一路順利直達起駕點,一切仿若冥冥安排。黃健原說,前兩日急行軍幾乎不眠,但在群眾的歡呼與陣頭鼓樂中,疲憊被亢奮替代,他深悟「堅持到底」正是媽祖給信眾的修行功課。 從急行軍的汗水到鄉里端上的熱粥,白沙屯媽祖進香既是宗教盛典,也是島嶼最真摯的人情縮影。黃健原呼籲,無論信仰與否,都值得踏上一程:「跟著媽祖走,你會看見台灣最美的心。」今年來不及跟上「粉紅超跑」,明年記得報名參加,或許就是您為生命點亮新火光的起跑線… 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 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 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 Apple Podcast: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 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/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33:45
  • 觀元辰宮現場演示 陳惠君:深究靈魂內心世界 #元辰宮 #內心 #靈魂 #正能量 #艾瑞克IN新聞
    「我看到志華元辰宮的大門,是一個開放式的門,代表志華他其實是很容易接納所有的意見,他是非常願意去跟每一個人相處、接受任何的人際關季。」主持人李志華與靈學老師陳惠君,在最新一集《艾瑞克IN新聞》再次談論到近期最熱門話題「元辰宮」,這次也特別在節目中以李志華的實際狀況,現場演示,觀看元辰宮像是一場導覽,由老師帶領祈求者探查自己的內心世界。 「它不是觀落陰,也不是夢的解析,而是你靈魂的住家。」陳惠君老師開場即下定義元辰宮以門、廚房、客廳和臥室組成,每一區都對應現實課題,例如:門象徵人際開放度、廚房大小存放財庫、光線照明則反映身體能量。「觀看元辰宮,必須先向菩薩稟報、領到核准公文才能觀看他人內心房宅。」 陳惠君老師用大家較能理解房屋裝潢評估作為比喻:先遠端(或面對面)連線、同步觀想,再由無形「工班」報價、動工,三個月回來複驗。「觀是照相、修是整建;沒有屋主配合,再完美的設計圖都只是紙上藍圖。」 「老師,我怎麼一直賺不到錢?」陳惠君老師提到曾有一位信眾,觀看元辰時發現他的廚房,發現米甕過小,水槽與水龍頭錯位;於是心急要求「米甕要換最大」,並同意無形工班的三個月工程。驗收那天,米甕果然變大,米粒堆到九分滿,但過程中他內心起了念頭,意外讓水龍頭離水槽越來越遠,結果錢仍卡在半路:案子一堆,現金卻進不了口袋。老師點破:「容量夠大,軌道對不準,一樣漏水。」 「因為人的貪快、戰線拉太廣,能力跟不上野心,效果才不會出來。」於是進行第二階段修繕改成「推進水槽、縮短水管」,對應現實作法便是聚焦好的業務。三個月後,他從「三千、五千的小案」跳成「七十萬到一百萬的大案」,財庫終於穩定起來,感情與情緒也因現金流順暢而同步平穩。 節目進入最高潮,依主持人李志華所求,於是陳惠君老師破例在錄影現場觀李志華的元辰宮。「我一眼看到志華的家,是開放式的木柵門;推門而入,是潔白敞亮的交誼廳,四周擺滿小椅子與柔軟地毯,所有人都有位子坐,正是志華的待人之道。」 然而,亮得刺眼的秘密藏在地板:「一圈燈泡被埋在木地板下,連地面都想照得通明;反映現實中的李志華有用腦過度、夜晚難眠,導致長期偏頭痛的症狀。」陳惠君老師建議:「拔掉地底燈,改用柔光,並替自己規劃固定關燈時段。只要能允許黑暗存在,頭痛自會緩解,精力也能更長久地、有效率地發光…」 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 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 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 Apple Podcast: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 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/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37:43
  • 台灣綠茶榮枯百年 五代傳人葉書察談蒸菁傳奇 #綠茶 #新福隆茶廠 #台灣茶 #茶文化 #艾瑞克IN新聞
    當今台灣消費者說起綠茶,腦海多半浮現便利商店的無糖罐裝或手搖飲。然而在量產飲料成為主流以前,台灣綠茶曾兩度站上國際舞台,一次是戰後以炒菁「珠茶」出口北非,另一次則是1970年代大量蒸菁煎茶遠銷日本。新福隆茶廠第五代負責人葉書察,近日在《艾瑞克IN新聞》專訪中,循家族史細數這段被忽略的榮光,帶領愛茶人重回台灣茶百年奮鬥史。 葉書察先從日本茶系統談起。他指出,日本茶雖以煎茶佔逾五成,但台灣市場對「抹茶」一詞更為熟悉,許多品牌於是以抹茶作包裝切入銷售,「抹茶與煎茶完全不同,抹茶原料是覆下栽培的碾茶,煎茶則多為覆上栽培。」為了讓消費者快速理解,他常以三款茶包:煎茶、焙茶與煎茶加玄米作為入門示範,透過海苔般鮮味、焦糖香與穀物香的對比,勾勒蒸菁工藝的輪廓。 談到家族與綠茶的緣分,故事可追溯至清末。1890 年代北台灣茶葉外銷興盛,葉書察的曾祖父葉標松原本只是務農小戶,因管理茶園用心,被日本茶商延攬代耕大片山坡,自此踏入製茶業。1925 年茶廠在官方縣誌完成登記,成了桃竹苗地區至今尚存的「百年老號」之一。 日治時期,「南糖北茶」政策讓紅茶成為官方主線,三井物產更在桃竹苗設八座茶廠企圖打造「日東紅茶」。戰後中國、日本茶區元氣大傷,上海商人唐季珊建議台灣量產炒菁珠茶,1947 年首批即銷往摩洛哥,成為全球綠茶缺口的關鍵供應。 真正的蒸菁煎茶黃金期則在1970年代。葉書察回憶,祖父葉發鑫為拓產能,1981年購入一條已服役十餘年的日本中古全自動產線。「那台機器一頭進鮮葉、一端出毛茶,蒸菁、揉捻、乾燥全靠輸送帶串連。」高峰期工廠24小時輪班,單日處理茶菁達十五噸,1996年僅「六月白」季節就收購321噸茶菁,家族第四代葉步煒、葉步眞兩兄弟與數十名同仁在灶腳煙火與茶香中度過無數不眠夜。 但榮景不久即遭逆風。1973年石油危機推高成本,台幣升值加劇出口壓力;2000年代日本茶飲市場轉向罐裝即飲,外銷訂單急凍。「一時間倉庫堆滿煎茶。」葉書察說,剛好那時候有業者要在台灣開發日本的罐裝茶葉,就找上門來,詢問有沒有日本綠茶可以賣。2000年以後,新福隆從外銷轉內銷,將蒸菁綠茶用於台灣罐裝飲品;2013年更從反向從日本進口綠茶進台灣,並且在台灣市場推廣日本綠茶… 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 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 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 Apple Podcast: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 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life/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35:20
  • 用全壘打紀錄女壘人生 怪力天后陳家宜棒子超吸睛 #全壘打 #壘球 #新北凱撒勇士 #陳家宜 #艾瑞克IN新聞
    在企業女子壘球聯賽(簡稱企聯)十週年特別節目中,邀請到有著「怪力左打」稱號的陳家宜,與體育主播楊博智暢談她與壘球之間充滿笑聲與汗水的成長歷程。從高雄轉戰台北,從壘球擲遠到站穩國手舞台,陳家宜的壘球人生,像她的打擊一樣,總能擊中人心。 節目開場即以陳家宜的綽號「歐弟」作為話題。主持人原以為這名字源自她與紅襪隊強打「老爹」David Ortiz的相似打法,沒想到真相卻是來自國中時期朋友取的綽號「黑豬」,台語發音逐漸演變成「歐弟」。這樣一段充滿笑點的青春往事,也為節目拉開親切又真誠的序幕。 「在高中的時候,那時候接球就是比較不好,韓老師就是比較嚴格,就被拉來特訓。教練用裝籃球的籃子,一對一打了整整一籃壘球,我接完就覺得怎麼那麼累,回家就告訴媽媽我不想打了。」 在女兒的哀求下,於是陳家宜母親打電話向教練請辭,後來與韓教練一番談心之後,讓她重新振作。那段與「韓幸霖老師」一對一的特訓時光,如今回想起來雖然苦,但也成為她能力提升的重要轉捩點。 原為高雄人的陳家宜,因家族希望北上發展,在升國中時進入雙園國中體育班。她當時誤以為「壘球」是壘球擲遠,一入隊才發現是要打球不是丟球。這場誤會,卻意外開啟她與壘球的長跑關係。從北士商到師大,她一步步走出屬於自己的壘球路。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,是她在企聯中一度打破李思詩的全壘打連霸紀錄。兩人之間的競爭不只讓聯賽更具看點,也讓觀眾看到陳家宜過人的打擊能力。雖然她笑稱「沒有特別想這些個人獎項」,但事實上她早已是全壘打王、打點王、打擊王等獎項的常勝軍。 對於今年的目標,她不諱言:「我想要新北凱撒冠軍,也想要去洛杉磯。」談到奧運夢想,她更是毫不掩飾:「如果為了奧運,我願意多打幾年。」她說,這條路已經走了快20年,既然壘球選上她,她也會繼續選擇壘球… 喜歡「艾瑞克IN新聞」的朋友,歡迎訂閱、分享+按讚,有您的鼓勵,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! YT頻道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ERICINNEWS999 SoundOn:https://pse.is/5ekldf Apple Podcast: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us/podcast/艾瑞克in新聞/id1718699961 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ric29603456 Threads: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ericinnews?hl=zh-tw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cinnewslife/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    --------  
    24:19

Fler podcasts i Utbildning

Om 艾瑞克IN新聞

資深媒體人陳志仁、李彥謀強強聯手暢談台灣國內外大小事,即時分析新聞內幕並掌握時事脈動,歡迎喜歡聽「眉角」的朋友們,準時收聽「艾瑞克IN新聞」!資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odcast-webbplats

Lyssna på 艾瑞克IN新聞, Dröm Stort och många andra poddar från världens alla hörn med radio.se-appen

Hämta den kostnadsfria radio.se-appen

  • Bokmärk stationer och podcasts
  • Strömma via Wi-Fi eller Bluetooth
  • Stödjer Carplay & Android Auto
  • Många andra appfunktioner
Sociala nätverk
v7.17.1 | © 2007-2025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5/9/2025 - 4:53:01 AM